从英国爱丁堡硕士毕业回国之后,亲朋好友见到我,问的最多的问题应该是:“工作找到了吗?”
“嗯,找到了,去上海。”
他们会艳羡的赞扬道:“上海好啊!是去大学学院吗?”
“不是的,是去一家幼儿园做幼师。”
“.......”对方沉默了。
“上海一家国际幼儿园,全部用英语来教小孩,我觉得蛮好的。”
“你怎么会去幼儿园呢?你国外读完书回来还去教幼儿园?!”他们脸上写满了困惑和不理解。
是啊,为什么呢?培训机构可以发给我更高的薪水;教小朋友会有很多教青少年或者成年人所不会遇到的挑战;进入一个二三线城市的大学学院意味着生活可以很安逸闲适。但这个“为什么”,丰子恺先生已经帮我回答了:“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,艳羡这种孩子们的世界的广大,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乌托邦,以为逃避现实之所。但我也可笑他们的屈服于现实,忘却人类的本性。”
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,半蹲或半跪着,用和孩子视线平行的高度,认真地和孩子交谈一次。不把孩子当做不懂事,只会哭闹的淘气鬼,而是像对待一个普通朋友一般,报以热情和尊重。去用心的听一听,孩子们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对这个世界作出的解读,是那样不沾染一点世俗的尘埃;去享受孩子独有的简单地快乐,让他们带着你在他们的童话世界里徜徉;去给他们一个暖暖的拥抱。如果你有试过,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去赞叹他们内心的天真无邪,和思维界的天马行空。
有朋友对我说,你真行,和孩子相处的那么好,这我可根本做不到。怎么会做不到呢?我们每一个成年人,不都是从孩子变过来的吗?当我们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时,最渴望受到怎样的对待,现在的我们就怎样对待孩子们;我们在孩提时代犯错后担心受罚的恐惧感,是不是让我们知道,可以对孩子更宽容一些呢?春节期间,在另一个城市生活的亲戚们来我家拜年。大人们都在玩牌,我就陪我的小妹妹,侄子和侄女一起玩耍。侄子要给我讲他在学校学会的笑话,侄女要带着我去屋前荡秋千,小妹妹拿着我的手机要给我们拍照。侄女和妹妹忽然闹起了别扭,可过了不一会又和好了,在一块儿有说有笑。他们的世界,就是那么简单而快乐。
“你怎么会去幼儿园呢?你国外读完书回来还去教幼儿园?!”他们脸上写满了困惑和不理解。
“因为我心里还住着你们早已失去了的美好。虽然,我们都曾经是个孩子。”这句话,我只是没有当面说给他们听。
(作者为Jason教师,硕士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对外英语教育专业)
|